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5章 (第2/3页)
海川迹部? 海川迹部用口音浓重英语说:左老师,我已经拿到了家族封存的史料。 是个好消息,可海川迹部的声音怎么有些失落落魄? 我连夜买了机票飞过来,把史料的影印本当面给你。 左佑佑吃了一惊,用英语问:你已经在中国了? 打飞的送材料? 华夏书林当然也经常有打飞的送材料的业务,但一般都是对上级,这种影印资料哪里值得海川君专门飞过来? 是,我已经落地了。海川迹部的声音非常低落,我在家族史料中看到些无法接受的内容。我想,我们当面聊聊会比较好。 左佑佑心中了然。 在朝鲜半岛战乱中,海川亮拒绝被政治挟裹,坚持人性与本心,帮助华商回国。 因此,海川迹部推崇敬佩海川亮。 可惜,人是复杂的,人是多变的,人是矛盾的。 账本中显示,1939年海川亮利用柏杰生的商船,不知夹带了什么私货,导致二人反目;岱石老人的日记更说明,海川亮涉嫌偷窃信陵缶。 海川迹部如今的低落,是否因为从史料中看见海川亮的另一面? 不仅仅是海川迹部。 就连左佑佑,也想拨开历史的迷雾,走到海川亮面前,问问他。 为什么? 史学是人学,而是人就有偏爱。 偏爱是人性。 人性怎么能用道理来厘清?人性又怎能用政治简单粗暴地框住? 在百年前,大动乱之际,究竟发生了什么? 左佑佑发了个地址给海川迹部:这个咖啡馆,我现在就过去等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