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千户_第19章 行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章 行商 (第2/5页)

井大受众人欢迎,就是许多年长的军户们也常常来按一按,乐一乐。

    而黄来福这种善举,又是引起了一阵议论。众人皆道黄老虎转了性啦。

    大水车和手压机井的成功制成,最后留下那些深达二、三十米深水井的取水问题了。

    黄来福电脑中那款畜力龙骨水车,其实和六,七十年代中国的“解放式水车”很相似,由畜力带动叶片链条,缓缓地从深井中提水。

    比起河边那个大水车,这款畜力龙骨水车反倒更难做。其实论人工,不似大水车需要几十人一起协作,这个龙骨水车几个人就制作,但是却特别费工夫。

    之所以费工夫,不仅这些零部件复杂,还在于将这些零部件组合起来更不容易。只要某一部件规格有问题,就难以组合成整体。就是组合起来了,也不一定传动自如。其中最难做的就是叶片,还有木榫连接的脊椎状传动装置。

    军匠们只得开动脑筋,除了事前计算尽可能的准确无误外,还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车尾的叶轮先不固定,做好脊椎状传动装置之后,再为车尾的叶轮找一个合适位置固定下来。

    不说,这种办法还是很管用的,最终,这款古今结合的畜力龙骨水车终于做成了。整个水车外观细长优美,杉木制作的车身,叶片则使用较硬韧,耐腐蚀的槐树木,质量非常好,可以使用好多年。

    安装畜力龙骨水车这天,田地旁又是人山人海,整个五寨堡的人都围在水井旁,还有一些从外地赶来看热闹的人。虽然过几天就是冬至了,这冬至前后可是晋西北非常寒冷的时节,不过还是挡不住众人如火的热情。

    在黄来福的指挥下,刘总旗等军匠将水车放入井中,将车头搁置在井上。又拉来一头耕牛,将拉杆套在牛身上,赶动耕牛时,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