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 (第3/8页)
过来的货款。德国人还说,因为我价格最低,他们要后续再来两百吨的单子。 这对我们公司当时的境遇,无疑是天降甘露了。 我回到国内,受到同仁们的热烈欢迎。兴奋笼罩着我们,因为我们似乎已经 闯出了一条新的道路。第二份合同也顺利发货了,我这次没有亲自过去,毕竟印 尼那边的所有情况都摸熟了,我只派了个业务员过去监督情况。 然后就是第三批合同。我之前从来没有想像过,这原本看上去是小客户的, 居然会发过来足足两千吨的订单。两千吨啊!光是进货,就足以把我们当时资金 投进去一大半,可想而知这单子的体量有多大。 后来我想了想,当时正是锰矿的热销季节,各地供不应求,那些中间商们不 怕没单子赚,报价自然就水涨船高。我们公司不同,我们是在求生,而且是刚刚 介入这块领域,对行情还不够熟悉,所报价格是极低的。客人试了两单,认为我 们的供货质量控制得不错,当然就会放大单给我们。而且客人那边也有算盘,他 们知道我方报价远低于行情,怕我们熟悉行情之后涨价,所以才一次下了这么大 的订单。 接到单子,我就知道公司活了。因为时差,我收到单子的时间是在晚上,当 时连夜召集了所有骨干开会,要求绝对不可以把消息洩露出去,要悄无声息的把 货物发掉,拿到货款,让新业务稳步走上正轨,我们公司的存亡就彻底不是问题。 稳妥起见,还是派了之前那个业务员去印尼监督。事情果然进展得很顺利, 两千吨货,整整一百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