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96 (第3/4页)
子中的引用数据来由。 如何取样,如何制本,如何统计和筛选,又为了数据的真实性做了多方考证。常常起于与白老先生的辩论,因无从答案,便没有对错,却有了猜想。于是亲自去了城外,下了农庄,到了市井,翻了地方志,寻了各种记录,询问了各式各样的人,有了多处的对比,加上历年的整合,更画了几幅直观的图,才让人一目了然且……触目惊心。 这篇注释只是其一,更厚的一叠则放在了其下的案桌上供人翻阅。 这其中记载的便有从田庄老农中知道的历年粮产情况,市井商人中获得的物价水平,有托表兄翰林帮忙收集的文学典籍,有请永宁侯利用职位之便告知的牧马情况,更有请睿亲王详谈的边疆民生之态,其中还特别感激王爷百忙之中特地选了一名自小长在北境的属官为他解惑……出处皆是详细,可见其用心。 更有吃住衣行等民生百态还留有空白,等待有心人补充详填。 再往后翻阅却是白老先生的大量批注,小世子稚气之语,睿亲王简洁明了的释解,九皇子豁然开朗之感,还有夏景帝的观后之语。 “若天下多尔等务实之人,何愁不天下太平,王朝峥嵘。” 夏景帝的最后评语奠定了最后的基调,这位状元郎并非胜在试卷,并非因其恩师,而是那用心为民简在帝心,状元之名可见早已归属。 这份厚重的笔录背后却是默默无闻的心血,如今却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即使林曦没有出现在这里,光就这份气度和胸襟便让罗才子自行惭愧。 之前那番纠结于林曦和睿亲王之间的暧昧流言变得毫无意思,只会显得他更加的庸俗而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