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卷 第四百二十九章 渝州旧事(四千字 (第4/7页)
八十年代成立的天府可乐集团公司是当时中国国内的八大饮料厂之一,1994年和百事可乐搞了合资,然而搞笑的事情就发生了,合资后不到一年,不仅仅是天府可乐这个品牌没了,连带着天府可乐的配方以及制作工艺都莫名其妙的成了百事可乐的东西。 这事儿在楚城幕前世,应该得到2010年天府可乐集团公司才在百事可乐那里追讨回来了配方和制作工艺,2013年拿回了天府可乐的商标,2016年宣布品牌复出。反正到楚城幕重生前,他都没在市面上看见天府可乐,当然,这有可能是他本身不爱喝碳酸饮料也有关系。 此刻听这个没剩几颗牙的老板突然说起,他才知道,原来青鸟也是这么被搞没的,因为他印象中,青鸟这个品牌后来给了津城饮料厂在做,只是怎么做没的,却是不清楚。m.zwWX.ORg 其实这种事情不是个例,当初全国多少本土品牌,在改革开放初期,因为引进外资的缘故,国内缺乏和外国品牌合作的经验,在拟定合同的过程中,接受了不少苛刻的条件,也吃了不少哑巴亏。 比如说当初浙州的几个一线罐头厂,苏联解体的时候,拿着罐头换飞机,就是他们主力生产的,还有几个方便面的本土品牌,都是被小日本给玩没的,本土品牌被玩没了以后,外国品牌再迅速抢占国内市场。小日本这一套玩得贼溜,但是玩得更溜的却是老美,毕竟美国才是他们的爹。 哪怕是到现在,加入世贸已经整整三年了,中国的企业还是在不停的教学费,哪怕现在对外来资金审核比起当年严格了不知多少,依然有不少借壳的外资,通过代言人的方式把手伸向了国内的本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