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_第一三八章 商人的野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三八章 商人的野心 (第2/7页)

建造宏伟的建筑,包括清真寺,陵墓和宫殿。

    他鼓励当地的商人积极开展与汉洲、欧洲,以及东南亚和印度其他地区的贸易,极力促进和提升本地的经济。

    这个时期,在所有莫卧儿人眼中,他们的帝国是当今世界上最为富裕和强盛的国家,是全球经济的主导力量之一,更是世界制造业的领导者。而孟加拉省(今孟加拉国和印度西部孟加拉邦的大部分地区),则拥有整个帝国的一半制造业力量,为帝国贡献了四成的财政收入,堪称为帝国王冠上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

    尽管沙尹斯塔汗拥有强大政治地位和深厚的宫廷背景,在整个孟加拉地区宛如帝王般存在,执政杀伐决断,千万子民的生死富贵皆由他一言而决之,但他仍然忠于皇帝奥朗则布,终于伟大的莫卧儿帝国。

    然而,从德里发来的一份皇帝谕令,却让这位忠心耿耿的老臣充满了质疑和担忧。皇帝陛下为了保护帝国繁荣的棉织品产业,同时也为了获得更多的税收,再次提高了齐国棉布的进口关税,税率从三年前的平均10%-20%大幅升至40%。而且还附带说明,若是当地棉纺织产业遭到齐国产品的严重侵蚀,可颁布贸易禁令,暂时禁止齐国的棉布进入帝国境内。

    对于皇帝陛下的决定,沙尹斯塔汗不敢违逆,但他深知,此举必然会激怒齐国人。三年前,他们就为帝国单独征收齐国所产棉布的高额关税,发出了严重的抗议,认为帝国是对他们齐国展开的贸易歧视。

    要知道,在莫卧儿帝国的对外贸易当中,几乎所有的进口商品关税都非常低,一般都不会超过10%。甚至为了鼓励外国商人运来帝国急需的货物,比如马匹、糖、贵金属、铁器等,还会对此设置零关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