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_第七十三章 民意汹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 民意汹汹 (第2/7页)

破望加锡城,大破戈瓦素丹王国。戈瓦素丹国王赔付南洋商社人员和物资损失三万汉洲银元,割让萨隆唐卡河和杰尼贝朗河以南领土,并允许齐国于望加锡驻军。另,戈瓦素丹国王上表我齐国大王和鸿胪寺,愿为齐国藩属,永不相叛。”

    “据从印度传来消息,我齐国委派之奥斯曼帝国使团一行十余人,于4月20日夜,遭到埃及当地驻军袭击,所有人员均不幸罹难。此行径……”

    “啪!”的一声,张文琪一把将报纸摔在了桌桉上,脸上显露出愤怒的神色。

    “这条消息,是谁允许刊登在《大公报》上的?”迅速招来总理府的一名书记官,张文琪指着报纸上那条有关齐国使团在埃及苏尹士港遇害的消息,厉声质问道:“文教部是如何审查的?民调处又是如何把关的?此事,尚在与奥斯曼帝国驻建业代表进行磋商,还未有定论,谁又如此言之凿凿地指认是苏尹士当地驻军所为?”zWWx.org

    “总理,《大公报》的所有信息,均有文教部审查司杜才斌负责审核。”那名书记官脸上带着一丝苦笑,“杜司郎,是宋老的学生。”

    张文琪闻言,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这名书记官的意思。遇害的驻奥斯曼帝国首任代表是齐国科教界的泰斗--宋应星的孙子,而杜才斌作为他曾经的学生,不忿于内阁和军部对奥斯曼帝国的软化态度,竟然将宋昌平一行人在苏尹士港遇袭之事,给刊登在《大公报》上,以此来裹挟民意,逼迫政府对此作出强硬地回应。

    至于最后把关《大公报》刊印的民调处官员,在审核这条消息时,多半也不认为有任何不端和违例之处,便任其刊发。

    “奥斯曼帝国是一个拥有数千万人口的大国,而且以一己之力独抗欧洲数国联军而不倒,实力不容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