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二五章 机器的可怕 (第5/8页)
几年的西班牙美利奴绵羊,为广信及桂州(今澳洲珀斯市)两地十余家毛纺织厂提供充足的羊毛原料。 在汉洲的西南广大地区,农人们在众多农技专家的规划指导下,实行的是混合型农业,每年1——6月是小麦种植期,即农忙期,许多农户家的绵羊会到圈定的草场上自由放牧,7——10月,为小麦生长期即农闲期,但这恰值8——10月是绵羊褪毛剪羊毛期,11——12月,小麦成熟又进入收割小麦的农忙期,此时绵羊可以放牧到割完的麦田里,小麦种植与绵羊养殖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 各地的农人们除了在农闲时节,将自家的绵羊剪下羊毛后卖与收购商人或毛纺织厂外,还会利用这段时间,在城中的毛纺织工厂里打些零工,为工厂梳理收购而来的大量羊毛。 在这个时期,还没有专门的羊毛梳理机器,这些工作只能靠人工。工人们用手指将毛束拉开、松散并提取异物,然后再混合纤维。 别以为梳理羊毛这种活计是个轻巧的工作,那需要工人们在长年累月的cao作中,逐步掌握其梳理专门技巧,可以说是一门比较具有技术含量的cao作。有些熟练cao作的工人,甚至可以获得比纺织工人高出一倍的薪水。 汤永中就是凭借手头精熟的羊毛梳理cao作技巧,在每年的农闲时节,会来到广信城的毛纺织厂梳理大量的羊毛原料,以计件为酬,赚取一笔额外的收入。曾经有几家工厂的掌柜劝说他放弃乡下的几十亩地,进入工厂,专门从事这个工作,每年赚取的工钱必然会比田地里刨食要多得多。 但于二十多年前,千辛万苦地来到齐国,分了四十亩地,一直被倚为命根子般的存在,若是轻易撂荒,作为穷苦人家出身的汤永中哪会舍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