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_第二三零章 荷兰人的好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三零章 荷兰人的好意 (第1/7页)

    1651年3月25日,汉洲,建业城。

    荷兰东印度公司驻齐国商务代表瑞克·沃尔夫从许玉昌手中接过一件白瓷,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瓷器周身装饰有幽静雅致的青花影,蓝白相映,怡然成趣,堪称精美绝伦。

    “这瓷器真的是你们汉洲本土烧制的?”瑞克·沃尔夫仔细观赏着,手不停地在青花瓷上面磨挲着,爱不释手,心中也是赞叹不已。

    “当然!”汉洲总商社大掌柜许玉昌颇为自傲地说道:“除了这青花瓷,那边还有几件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瓷等不同类别的瓷器,其形制、色泽、质地和外观,与大明景德出品的瓷器几无二致。”

    数年前,自来自大明淮安的大商人周应平送来数十名景德镇瓷匠后,齐国于大明境内也通过各种手段,陆续搜罗了数百名瓷匠,其中不乏来自景德镇“御窑厂”的大匠。

    这些瓷匠经过三年多的地质考察,最终在汉洲东部云阳(今澳洲东部麦凯市)附近,发现大量高品位的高岭土,而且储量极大,非常适合烧制瓷器。

    去年八月,一座小型的窑场在云阳兴建,然后开始连续不断地进行试验性烧制,最终于今年一月,成功烧制出一批堪比景德官窑出品的精美瓷器。随后,工部和云阳府当即各自投入人员和资金,开始建设一座大规模的窑场,准备批量生产各类瓷器,以弥补和替代大明因陷入内乱,而暂停供应的瓷器市场。

    而东印度公司的贸易产品中,除了占据最大份额的香料产品外,最为重要的就是大明的瓷器和丝绸,为荷兰人带来巨额的贸易利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