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3节 (第7/7页)
年幼的谢瑾,在感慨之余,暗暗下定决心,立志要做郗司空那般的国之重臣,一心为国,不计私利。 他这么想着,也这么做了。 可圣人却不信他。 就像渡江之初,元帝既要依靠流民军、又要忌惮流民帅一般,当今圣人,既离不开谢瑾,又深恨着他。 谢瑾不是不知晓圣人的猜疑、世家的嫉恨,可为了江左,他还是愿意求一个君臣相得、朝野和睦,还是痴心妄想地盼着一切变好。 可他的君主呢? 他离间他的妻子,窥探他的动向,恨不得他连同整个陈郡谢氏,一起跌落尘泥,一败不起。 谢瑾清楚地知道这一切,并且不是第一天知道。 可当这一切被郗归直白地说出口时,他还是会感到刺痛。 但他没有愤恨。 他知道人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利益和追求,他没有办法苛责皇位之上的圣人,也不应该埋怨朝堂之上的同僚。 他只是感到寂寞。 这寂寞如同潮水,一浪一浪地打来,将他隔绝在人世喧嚣之外。 人人都觉得,他已经到了今天这样的地位,不该还有什么不满足。 可位极人臣又如何? 他想做的事,旁人不懂;他的一腔苦心,无处剖白。 天地之大,他觉得自己的处境就如同郗归从前吟过的一首古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 谢瑾在烛光中与郗归对视。 七年前的荆州,他时常不能理解郗归的孤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