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6节 (第3/7页)
可却并未理会。 陈郡谢氏正在举办家宴,他作为家主,平静而温和地接受了族中的祝贺,一个个过问了家中子弟的学问,问候了长辈与老人,又对来年提出期许。 自从接任家主一职以来,他已经这样度过了许多年。 今年有这样好的消息在,他本该感到开心,可却实在提不起精神来。 阿回不在,少度不在,嘉宾不在,他纵是有一肚子的话,也不知该向谁说。 好在时局一切都好。 一个人的失意与怅然,在这样上升的时局面前,实在是不值一提。 于是他饮尽了杯中的美酒,再次投入堂上的觥筹交错中去。 灵魂却好似高高飘起,不悲不喜地注视着这无聊的一切。 郗归并未在建康过年。 她于昨日到了京口,于城郊的空地上大宴京口军民,共同为这一年来北伐的捷报和北府军麾下各地的政绩而庆贺。 元日,她祭拜了高平郗氏的列祖列宗,还有北府军无数的阵亡将士。 她郑重承诺:“英灵在上,北伐已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所有人的努力不曾白费。我们将前赴后继,共同完成那收复二京、驱逐胡虏、肃静华夏的殷切愿望。” 郗如不在,伴姊今日一直陪着郗归。 对于西路北府军的进度,她仍是有些不解:“女郎,桓元如今已经动手,我们是不是可以用火药加紧攻城?” 对于伴姊而言,火药攻城,显然是更有效率的法子,她沉浸科研多年,习惯了直来直去,不太懂郗归的顾虑。 郗归叹了口气:“襄城与颍川,均是河南的重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