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一六 须弥界的真正用意 (第4/5页)
乘’,即:听闻佛法而觉悟的人。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小乘’果位,是因为他们心量小,只求自己解脱。佛门教徒只有‘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既要自己修行解脱证果,还要引导其他众生解脱生死轮回,这样才可以走上‘涅盘之道’。 小乘声闻有四果,修行者因为根器与因缘的不同,快者三生,慢者六十劫方可体悟果位。体悟的果位有: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 用自己体悟的果位,普度众生,得到慧光,方可称为‘大乘’。佛祖自称:能运载无数众生从生死大河之此岸,到达涅般木境界之彼岸,‘救渡一切众生’成就‘佛界’。此为‘证果’! 小乘佛教主张“我空法有”,大乘佛教则主张“人法两空”;小乘佛教主张修‘戒、定、慧’三学、‘八正道’(八种正确的思维和行动方法),大乘佛教则除了‘三学’、‘八正道’外,还偏重于修**括“六度”、“四摄”在内的‘菩萨行’;小乘佛教主张‘缘起性xing空kong’,而大乘佛教则主张‘性xing空kong幻有’;小乘佛教把证得‘阿罗汉’果作为修行的最高目标,而大乘佛教则以‘普渡众生’为修行宗旨,以成‘佛’作为最高的修行目标。 其实这须弥界,就是大乘佛教囚禁小乘佛教教徒的“囚笼”。 小乘佛教,只是大乘佛教对原来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一派的‘贬称’。大约在公元1世纪左右,印度佛教内形成了一些具有新的思想学说和教义教规的派别。这些佛教派别自称他们的目的是“普渡众生”,他们信奉的教义好像一只巨大无比的船,能运载无数众生从生死此岸世界到达涅磐解脱的彼岸世界,从而成就佛果。所以这一派自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