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第一太子妃_明初第一太子妃 第4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明初第一太子妃 第46节 (第1/6页)

    她细心把那一叠纸舒捋整齐, 递到?朱标面前?。

    朱标合起手里正捏着的《资治通鉴》,翻阅自家太子妃特有?的, 以横写格式所著之书, “论早稻与双季稻的种植之法?”

    雪白纸面第一行的标题,已经深深吸引太子殿下的注意力。

    他?虽未曾在国子学就?读, 没有?修过那里的农桑课,可于农桑之事, 他?有?专门学过,也年年跟着朱元璋到?别院亲自春耕。

    常乐搓揉僵硬的右腕,“相比于其他?,这应当更能解你的燃眉之急,也更具备cao作性?。”

    据记载,双季稻最早出现在秦汉时期的岭南地区,可直到?清朝康熙皇帝亲自发现早稻,才真正得以落实、推广。

    在康熙朝之前?,北地多?种小麦,小麦产量远低于水稻,北方百姓多?依赖南方的水稻收成。

    而南方虽也有?双季稻,可在这会,所谓双季稻的第一季稻都是糯米,糯米口感?微甜,食多?难以消化吸收,且产量也远不如可以作为主食的粳米。

    康熙通过一株长势极其剽悍的水稻,经过培育,发现可于二月种植,四五月收的早稻。

    这样的变异早稻,首先解决北直隶以北,天津、北京等?地因气候寒冷,冬季早临,而无法种植水稻的困境,又?解决南方第一季稻都是糯米的问题。

    其实,可于二月种植,四五月收的早稻,早有?出现在南宋文人周去非所撰写的地理名?著《岭外?代答》一书。

    故,明初在北方推广早稻,在南方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