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大师风云录_第一百八十二章:何必曰利,义而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二章:何必曰利,义而已 (第3/5页)

所以可欲不可欲这样的说法来讨论是非善恶人心,就容易让人觉得善恶也是利欲。所以讨论可欲不可欲必须个人得有很高得觉悟,不然就会放纵自己得不可欲,就会强迫别人,就会压迫别人,一般情况下我们不用利欲这个概念来讨论是非善恶,而是用义这个词来讨论,也就是合适不合适,应该不应该。我们常说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不要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因为想怎么做里面可能没有分明,而应该怎么做,则说明已经有分明这个阶段了,有过思考分析了,用心用智了。”徳傲长老说道。

    “嗯,不曰利,曰义也,这个就是我们先辈常说的,何必曰利,义而已。确实如此,不是我们虚伪造作,而是用利欲区分,容易让一般人分不清楚,容易让一般人陷入我欲就是可欲,凭什么你不让我有欲,凭什么要听你的,你不是说独立自由吗?我这个就是独立自由呀。所以有可能只会越解释越不明白,会让民众以为善也是欲,不善也是欲,他们分不清楚,就会随心所欲,就会依旧永远处在浑沌不明之中,而义则让人们在想的时候懂得分析判断,应该不应该去做,应该如何去做,这个就是进步了,就是正心诚意的具体方法。在做事之先问问自己,我想的对不对,有没有可行性,这个就是义,合适就做,不合适就不做,这样就学会了分明的看世界,就是一分为二。”戎宣说道。

    “所以说伏羲首领说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条件下才能有真正的可欲和非可欲得实现。因为人都是自私得,不会直接否定自己的欲望,不会认为自己的欲望是不可欲。所以民众在现代民众理解中,大家的努力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所以这个世界才是弱rou强食,才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世界。所以我以为的可欲,不仅仅是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