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来谁著史_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式战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式战舰 (第2/4页)

的海上力量很强大不假,但也要把荷兰海军与东印度公司的海军分割来看。

    郑芝龙脚下的这艘载炮三十八门的战舰,换做在欧洲海军中那是远远排不上号的。但对比东印度公司的海军战舰,那绝对是一等一的强者。

    更何况,这艘被定名为“甲一号”的风帆战舰,装载的是12门二十四斤炮,26门十五斤炮,战船上可没有六磅、八磅之类的轻型火炮和三磅回旋炮什么的。

    后者是这个时代的欧洲战舰常备的轻型、超轻型火炮,郑芝龙搞不明白如此火炮装载在战船上能有什么用。接舷战时打人用吗?还是为了凑数字?横竖他是不用的。

    船上自然也有几门小炮,比如虎蹲炮之类的,但根本没有被计算入数字。

    用自家的计量单位来代替西方的计量单位,这也纯属正常。不同的是,明清计算的只是大炮的吨位,郑芝龙则学着欧洲人只计算大炮的弹重。现在还不到计算口径的时候。

    二十四斤大致是三十二英镑,十五斤大致是二十英镑。

    只要弹药没问题,绝对可以打穿战船的船舷外壳,所以,郑芝龙也没有要同样是欧洲人喜爱装备的42磅重炮。

    没必要。

    把那么重的大炮运上船干嘛?

    明明轻一些的就可以打穿船舷的。非要弄个重的,只是为了打的更远更狠吗?

    没必要,真的没必要。

    不要说眼下这个时代,就是再往前推一百年,不,往前推一百五十年,拿战时期,海战的接战距离还经常在100码打转。

    海上的风帆战船是一个很不稳定的射击平台,在这个时代,大炮轰击不但没有观瞄火控系统,炮窗火炮还不能像炮塔炮那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