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第8/8页)
玉田宣布了补偿办法,各家 小算盘一拨弄,竟怎么算都觉得划算,便再不吭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存了看 李月娥笑话的心思。 一夜之间,李月娥成了全大队妇孺皆知的人物。 她仿佛又捡回了做闺女时候的自信,说话办事立刻变得有了些干部的腔调, 走起路来两袖生风目不斜视。 你还别小看了种棉花,它的生产工序其实真的是很繁杂,也的确很累人。从 棉籽选种、脱绒、催芽、制钵、丢种、覆膜、间苗、移栽、壅根、摸赘芽、打公 枝、掐顶心到棉花采摘、分拣、暴晒、打包、出售,几乎是从清明前一直要忙春 节,其中还不包括若干次的除草、施肥、治虫。少一个工序也不行,每一个环节 也都马虎不得。细细算起来,怕有几十道工序。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这跟插秧相比,根本是两个概念。 李月娥就像个穆桂英挂了帅,吆五喝六的指挥着一帮手忙脚乱的人们,有那 些手脚笨拙脑子呆板的,免不了招来一顿喝骂。 这也不能怪李月娥小人得志,万一有个闪失,那可就前功尽弃了。季节可不 等人。 终于,棉花青枝绿叶地长到了半人高,一朵朵鲜花挂在枝杈上迎风摇曳,李 月娥这才长长的松了口气。 那些等着看笑话的,瞄着这一望无际的生机勃勃,也禁不住地赞叹:「个沙 宝子,真就没看出来,还是个人物哩!」 那些曾经笑话过李月娥不会插秧的女人们,则用一种既羡慕又嫉妒的眼光狠 狠地盯着…… (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