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天下(478) (第15/19页)
是火花四溅,敌意昭然,一场明争暗斗就此开局。 你来我往之间虽是针锋相对,可总要文章得以服众,会元文章将来要刻板发行,公之于众的,大家都是场面人,都得顾及下脸面,还不至于弄出一个‘白丁状元’给自己脸上抹黑。 “诸位大人,依不才之见,吕仲木此文错彩镂金,字字珠玑,当为今科魁首。”翰林修撰康海挥着手中卷子兴高采烈,真没想到,揭名之后才晓得他选出的本房卷首竟然是好友吕柟,真是无巧不巧。 众人接过试卷依次传阅,纵然个个有心挑刺,也不得不承认此篇文章确是绝妙。 待到得梁储手中,老先生览过之后笑容满面,眯着眼哂然道:“果然天下佳文字,济之兄以为如何?” 吕柟,字仲木,贯陕西高陵……王鏊看着卷首,眉梢一挑,不屑冷笑,原来又是刘阉乡党。 朝廷开科取士,大明南北缙绅为之争斗久矣,洪武三十年会试,取中贡士五十二人,皆为江南士子,落第士子指控刘三吾等考官皆为南人,取士之时私其乡里,洪武皇帝震怒,不但又钦取北方士子六十一人,还为之大开杀戒,一众考官或杀或贬,此后各科虽未再出现一榜之士尽是南人的极端个例,但南方士子在录取进士之中比例仍是居高不下,直到洪熙元年,仁宗采纳杨士奇之议兼用南、北士,形成会试取士‘南六北四’之制,以一百名为率,南卷取六十名,北卷四十名,此后不久,南北卷又各退五名,形成中卷,由此成了百名为率,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五省,应天府及南直隶所属的松江、苏州、常州、镇江、徽州、宁国、池州、太平、淮安、扬州十府和广德州称南卷,取士五十五名;北卷包括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省,顺天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