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从万界车站开始_扶贫从万界车站开始 第9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扶贫从万界车站开始 第94节 (第6/10页)

整齐的绿点,好奇地问道,“这就是咱们的葡萄么?”

    “没错”,负责调试系统的小哥指着她手机屏上的绿点解释道,“我们将所有的葡萄植株.还有规划种植的地点都编号进行了视觉化处理,若是植株根部的湿度.矿物质浓度出了问题,这里的绿点就会变色,若是肥水系统出了故障,这绿点也会有所改变。我们设计了十多种信号,只要植株根部情况发生变化,就会有相应的信号出现,当然后续也可以增加更多的场景。”

    小哥指着下方的三个标签,“按这里可以在葡萄.草莓.菌种三方切换,每个界面上都可以看到该植株的滴灌方案设计,简明吧?”

    秦小渝点了点头,这样设计的好处是一目了然,而且这样平面化.视觉化的设计让果园员工都能看得明白,对果园情况也能实施远程监控。

    肥水滴灌系统能够精准给肥给水,每年在浇灌和施肥上节省的钱也就够上马这么一套系统了,秦小渝觉得这钱花得不冤,而若是火星果园用得好,那就能向其他各村进行推广了。

    滴灌系统上马后,首先受益的就是最底层种着的菌种,海鲜菇.白玉菇.蟹味菇这三兄弟所需要的生长环境倒不算苛刻,重点就是将温度和湿度维持到菌种适宜生长的范围之中,而这恰好就是滴灌系统所擅长的,配合吴易设计的长短光照系统,尝试缩短菌种的生长周期。

    这次尝试很成功,火星庙菌菇三兄弟的种植和十三里沟不一样,他们用的全都是人工培养基,灭菌接种后进行保温保湿遮光培养,一般应该是五十天左右出菇,而这才到十一月底,接种后第三十八天就出现了细密原基,再有三到五天就该出菇了。

    “三十八天就出基了?!”秦小渝很是惊讶,可别小看这缩短的十天,这十天就是缩短了五分之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