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2章 朕心里跟明镜似的 (第3/11页)
部,荆州南阳郡,扬州庐江、淮南二郡以及漠北大片辽阔的草原,大汉的疆域东西南北延绵数万里,已经远远超过之前任何朝代、任何时期。” 蒯越拱手道:“此皆丞相之功也。” “好了。”马跃摇了摇手,说道,“孤今天不是来向你们显功劳的,现在有个非常迫切、非常严重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那就是各州、各郡、各县的官员空缺非常严重,河北四州四十余郡,竟然缺了三十六名太守和一百六十多名县令,其余长史、主薄、功曹、都尉、县尉、县丞等官吏的缺口更是数以千计!” “兖、豫、徐州至今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担任刺史,由于缺乏刺史、郡守和县令,这些地域政令混乱、治安糟糕,朝廷不得不派出大量军队长久驻守,对这些地域实施军管,然而军管终非长久之计。” 贾诩察颜观色,早已知道马跃心中所思所想,遂道:“诩以为现在是时候实行全国姓的科举取士了!” “科举取士?” “科举取士!” 鲁肃、蒯越还是头一次听到这说法,不由面面相觑。 李肃便解释道:“所谓科举取士是丞相首创的一种人材选拔机制,其核心内容就是两级考试制度,先由各县县令对本县读书人进行一级考试,及格者为秀才,然后各郡太守对治下各县的秀才进行二级考试,及格者为举人,成了举人就可以出仕了,这制度已在凉州、雍州、朔州试行多年,深受关中读书人的推崇。” 贾诩道:“事实上,丞相所创的科举制还有第三级考试,那就是把各郡录取的举人集中到京城再进行三级考试,录取者为进士!考取了进士就可以外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