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女继承人_19世纪女继承人 第3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9世纪女继承人 第35节 (第12/12页)

用担心邮费,邮递员说过,有一种叫‘到付’的,可以由收信人付钱…我有很多零花钱,足够付邮费了。”

    此时的邮费还是挺贵的,除了和寄信的距离有关,也和信纸的张数有关。至于不论信纸张数,统一收费的好日子,那可还没来呢!举例来说,如果是美林堡的‘同城信件’,一张信纸大概是2便士——据说10年前还是1便士,等于说是涨了一次价。

    其实夏普夫人精英女子学院这个级别的女校,又是不住校的,也是收不到什么外地学生的。所以这儿的学生大多数就是美林堡人,甚至连南波恩教区外来的都少呢!只不过,离开学校后,她们哪怕住处相隔不过几个街区,也是难相会的。

    不是只有华夏才禁锢女性,在现代社会之前讲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其实太阳底下无新事,大家都一样。只不过外国近现代的小说、影视剧中,男男女女找情人,总让人觉得她们很开放,就以为他们对女性的禁锢少了。

    其实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先不说‘外国’那么多国家,不同国家之间的风气也有着微妙却大相径庭的差异。就算混为一谈地说,人家‘开放纵情’,也不影响他们更倾向让女性呆在家里。

    事实上,此时和礼兰的社会主流就认为女性是‘家庭天使’,他们要始终围绕着家庭生活,同时家庭以外的工作完全不适合她们。

    在富裕阶层,结婚后的女性还有点儿自由,所以常见小说里的某某贵妇频繁出现在社交场合,出入无禁。而未婚女子么,那就是另一回事了…特别是离开了儿童房,年纪在14、5岁以上的年轻未婚女性,她们是重点‘监管’对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