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 (第3/4页)
姓之苦。在打下江山之后,太祖皇帝为了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就提出凡是新开垦的荒地,都可以免税三年,且谁开垦了土地,土地就为谁所有。 在建国初期,为了修生养息,尽快恢复国力,这样做自然没有错。 可是后来,那些农民或自愿、或被迫地出售土地,使得土地兼并现象越来越严重,到如今已经严重影响了大齐的财政收入。 裴清殊也不是生来就是皇帝,他也是打那个阶段过来的——在他还是皇子的时候,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傅淑妃,都购置了大量的土地。 想想也是,地位崇高、可以免税、手里又有闲钱的人,买地投资不是一件很划算的事情么? 所以裴清殊完全能理解那些士绅为什么会这么做。 可是一旦他当上了皇帝,不是从个人角度,而是从全局角度考虑问题的话,就会发现这样下去,是不利于国家长期发展的。 现在可以说,税制改革已是势在必行。 不过改革并非一日之功,需要经过慎重的考虑和反复的讨论才能够成型,裴清殊就是再急也没用。 在“开源”之前,裴清殊考虑了一下,可以先从“节流”做起,减少一些国库的开支。 给太上皇修建泰安宫,这是一笔必不可少的支出。要是裴清殊继了位,不给他老爹一个合适的地方住的话,言官们非得用“不孝”的罪名把他骂个狗血喷头不可。 不过除此之外,裴清殊最近几年都不打算修建什么大工程了。 现在大齐都穷成这样了,还大兴土木,那不是开玩笑么? 裴清殊现在走在宫里,看到宫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眼睛里都只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