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摇上青云(科举)_扶摇上青云(科举) 第1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扶摇上青云(科举) 第16节 (第3/7页)

味后,她又有几分动心,琢磨一会后点了头:“种!就算不成也就亏点肥料钱和力气,凡事要试试才知道嘛。”

    沈长林经常将试试挂在嘴边,养鸡卖蛋、绣应季荷包都是他试出来的,小心谨慎的家人逐渐被影响,变得更乐于变通和尝试,就连沉闷的沈如康,近日也研究起怎么编更好看更舒适的竹席、竹篮子、竹筐子了。

    假期只有两日,第二日午饭之后兄弟俩又得回县城去。

    钱氏装了鸡蛋和瓜果菜干让他们拿去做添菜,又各给了一百文钱塞在荷包里,孩子出门在外,身上有点钱她放心一些。

    “奶奶,爹,娘,我们下月就回来,你们不必挂心,我和玉寿会互相照顾的——”

    沈长林话音未落,突然听见外头一阵敲锣打鼓,不由的扭头看去。

    只见里正刘行走在前面,后面有几个人抬着一块匾额,上书四个大字——元元之民,赤子之心。

    “别愣着,快抬到家里去!”里正热情的说。

    钱氏认不得匾额上的字,急忙求助沈长林:“上面写的啥?”

    “意思说咱们很善良,是好百姓。”

    里正笑的嘴都合不拢:“没错,不愧是县里读书的,就是这个意思。”

    原来上次县令随手所写沈长林之事传到知府那以后,又被知府当做本辖区的善迹写到了给巡抚的公文里,巡抚大人批注“元元之民,赤子之心。”

    顾北安听说后,老瓶装新酒,用升官那套忽悠县令造了一块匾额给沈家送去。

    永清县生员稀疏,没有县学,如能建成,必是一笔漂亮的政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