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扶摇上青云(科举) 第18节 (第1/7页)
因其实官办,收费又低,加上有三位举人出身的老师,诸多官吏子弟、平民子弟、地主豪名的孩子不断的通过考核入读县学,几个在外求学的童生听闻,也回到了永清本地,加入了县学大军。 不出两个月,文智书院走了三分之一的人,新入学的一个也没有,而清风县学人数不断增加,甲班四人,乙班九人,丙班有十五人,合计二十八人。 柳秀才这才如梦初醒,急忙找到衙门里的旧友,想讨一个翻身的法子。 岂料只得一句“民不与官斗”。 主簿啜了口茶:“顾训导是官家人,县令大人再看重季安兄你,再看重文智书馆,他也不会胳膊肘往外拐。” 简而言之,是柳秀才太过于自大,把自己当根葱。 “哎,悔之晚矣——”柳秀才大声叹息。 若当初没有得罪顾北安,或许他会将文智书馆扶持成为县学吧,但一切木已成舟,无法更改了。 “季安兄不必沮丧,县学兴起,私学也不一定就遭殃,穷当益坚,好好鞭策教导学生,他们若取得功名,你文智书馆何愁前途。”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明白了。” — 而此刻,县学里正在匿名选斋谕。 一班斋谕类似后世的班长,主要维持纪律、考勤、收集作业。 乙班的九位学子除原来的五小只,还多了两位从文智书馆转来的学子,两位从乡下私学考入的学子,年龄七岁至十二岁不等。 沈长林提笔想了想,写下了沈玉寿的名字。 贺青山、许嘉祥、孙阳舒等人苦思一番后也落了笔。 最终沈玉寿七票当选,成了县学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