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九章,非洲战局24, (第5/10页)
较量!保持冷静直面敌人的威胁,才有可能拼出一条生存的道路!扑通!扑通!狭路相逢勇者胜,抱着必死决心的英军鱼雷机飞行员们,全部都豁出了身家性命,硬顶着密集的金属风暴一路狂飙猛进。 一夫拼命百夫莫敌,再次付出了数架鱼雷机被打爆的代价后,剩下的22架鱼雷机终于图穷匕见,成功的将一发发致命鱼雷投进了海水里面。在完成投放鱼雷后,一架架鱼雷机开始迅速拉升机头,当提升到一定高度后便以最快速度调转机头开始返航。而就在这时,一发发鱼雷正在海水里急速前进,目标直指一艘艘港湾里面的敌军舰艇。 “偶,该死!”“谢特!”“快转舵规避!”“完了!彻底完了!”意军海军官兵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道道水浪冲着自己急速而来,但是他们却没有了任何办法阻止眼前的一切。鱼雷投入水中会有一段距离是先下降、后爬升的阶段,因此投弹距离不宜过近。这时候的鱼雷一般都是在水线或者水线以下一点的深度航行,靠直接撞击触发位于鱼雷头部的引信。正因如此,鱼雷的航迹是rou眼可观测到的。 所以在受到鱼雷攻击后,军舰的可以朝鱼雷袭来的方向满舵偏航紧急规避,这样就有可能与鱼雷擦肩而过。但可惜的是,眼前这些鱼雷的投弹点很近,行进速度也非常快,而笨重无比的舰艇移动速度相比之下实在太慢了。想要通过满舵转向规避这些鱼雷,难度系数可不是一般大。 他们唯一可以幻想的就是,这些该死的鱼雷出现没能命中目标的失误情况,亦或者突然引信失效变成一颗颗撞上以后也不会爆炸的哑雷。这倒不是这些意军海军官兵在痴心妄想,事实上二战期间有大把鱼雷脱靶和击中目标但不爆炸的案例存在。二战时鱼雷和鱼雷机最初被发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