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2章 (第3/4页)
不无可能。”韩世忠微笑起来,“不过斩尽杀绝并非良策。若建国公有此雄心,倒也可以效仿唐太宗。蒙古此时尚未立国,成吉思汗也还未出生。若能早日收服蒙古人心,将这‘上帝之鞭’收为己用,到那时候,大宋疆域又何止中原,甚至还能剑指那个欧、欧……” “欧洲。” “对,欧洲!” 听完韩世忠的谆谆教诲,少年赵眘目光灼灼,摩拳擦掌。此刻,一个伟大的计划就此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那么说回北伐——到了此时,主战派的元老们逐渐去世、凋零,如虞允文、张浚、叶衡等,早已作古。辛弃疾虽赋闲在家,但因其坚定的抗战主张,以及曾有过金戈铁马的实战经验,受到人们拥戴。 此时,辛弃疾俨然成为了没有职衔的主战领袖。正如朱熹的门生黄榦所言:“明公以果毅之资,刚大之气,真一世之雄也。”辛弃疾的威望令韩侂胄对他不敢等闲视之,他想要利用辛弃疾来巩固自己的权柄,进而实现他的野心。】 【尽管辛弃疾对韩侂胄素无好感,但在北伐这件事上,他还是坚定地站在韩侂胄阵营。辛弃疾在赴任前,于浙东与陆游结识。陆游虽然年长辛弃疾十五岁,但在早婚早育的古代,他们其实算是两代人。与辛弃疾一样,两人都是顽固的主战派,且都于诗词有所造诣,虽未见面,但他们其实早已互相倾慕。 得知辛弃疾即将参与北伐,年迈的陆游兴奋不已。他虽不能亲临战场指挥杀敌,但由自己的朋友实现北伐宏愿,也足以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