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1 (第3/4页)
也不大,拿个陶罐装上捣碎的奶酪干(部族自产)、加水放在活动房(地暖温度在30度左右)里发酵,每天开盖摇几下,四~五天左右罐内出现气泡,就是发酵成功。 滤出酵母原汁,加入半斤左右换水煮过多次的橡子粉(没地儿找麦粉去,将就点),揉好了放在室内发酵,约10小时后橡子粉变得较为蓬松,将其捏成小团……自制的酵母就这么搞出来了。 再来嘛……就是折腾黑豆,泡、煮、蒸,蒸完了趁热捣烂,摊在藤草垫子上滤干水分,温度降到不烫手、微温时,把橡子粉做的酵母捏碎搅拌进去,然后凉到只有一点点温度、但不至于冰冷的程度(10~20度),装坛、摆有地暖的活动室温发酵(需要30度左右的温度)。 两天左右坛子里有轻微的酸味就算成功,往内冲水、加橡子壳磨的粉(没谷糠没麦麸,随便找个替代品)、搅拌以保证灌内氧气空间增大,继续发酵,约一周后,罐内传出刺鼻的酸味,大功告成。 如果是拿来吃的醋,接下来还有沉淀过滤、加入其它调味材料、长期发酵以待醋熟化的流程,萧云等不了那么久,直接冲水后就拿来洗毛了。 总之……在这个cao蛋的啥都没有的地方,萧云真心是想做点啥事儿都得肝到头秃…… 好在辛苦折腾下来也不是没有收获,现在堆在他身前的十斤羊毛就是这番努力的奖励。 “真是太不容易了。”萧云深沉脸感叹,用手指轻捏蓬松卷曲的羊毛团子,加工后的羊毛因为用碱性的肥皂洗过的关系有点儿脱绒,不那么柔然顺滑,但总归是毛,能纺线,当然……这种长毛再怎么加工也还是有点粗,纺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