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爆红,从正确使用黑料开始 第69节 (第3/10页)
结果,结果写作者事后仔细一想,这和我一开始想写的东西不一样啊…… 因为起初的想法只是一股冲动,它或许缺乏逻辑,甚至缺乏情节人物什么都缺,但唯一不缺的就是那股纯粹的情绪,而情绪才是真正打动自己也打动人的,在把这股冲动慢慢变成文字的时候,写作者就会开始理智分析,但如果他们没有校正的本能,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最初想表达的东西,就很容易被逻辑带着跑,这时候他们考虑的,就不再是自己想表达什么,而是怎么表达更“合理”,而且由于这个过程是渐进的,表达的内容在慢慢慢慢变化,每一个阶段的变化感觉起来都很合理都很靠谱,直到最后站在终点回头看,写作者才能发现自己究竟偏离了多少路线。 演员也是如此,在想着怎么把这股情绪用表情和肢体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很容易就会陷入单纯的理智分析中,这里改改那里改改,结果最后一看,这怎么和我想的不一样呢…… 秦尤在最最初开始表演的时候,其实就有这个毛病,因为她本身就是依赖逻辑远胜于感受的人,不过她改过来很快,从新手到匠气到看似浑然天成的“灵气”,只花了她两年时间,那之后别人都觉得她是靠入戏而不是靠分析表演的,但其实她一直没变过,她始终都是更依赖逻辑分析远胜于与角色共情,只是看的人对这种匠气太重的流派有偏见,所以下意识地觉得纯靠逻辑是达不成这样浑然天成的效果的,于是自顾自将她扔去了“入戏”那一边。 虽然这没什么不好,但秦尤其实也没有别的选择,因为新鲜感本就不可能长期保持,除非已经把剧本忘完了的情况下再重看一遍,但那样的话台词估计也全忘完了……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