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难自矜1v1_第八十三回 大功毕成共欢欣(正文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三回 大功毕成共欢欣(正文完) (第4/11页)

调往爱珲一带;修整战具,设置驿站,运储军需。这些措施,适合当时东北边防斗争的需要和特点。

    这是因为黑龙江至外兴安岭地区距东北腹地遥隔数千里,同沙俄这样的入侵者斗争,单靠当地人民的部落武装无法制止其侵略。必须筹划全边,扼要屯兵戍卫,在适当地点控制一定兵力作机动,才能对付沙俄飘忽不定的反复侵扰。为此,需要建立相当数量的驿站和粮站,开辟水陆交通线和筹集运输工具,从而保障反击作战的胜利,并在反击胜利后建立一条较完整的边界防守线,才有利于长期的边防斗争。

    康熙二十二年九月,勒令盘踞在雅克萨等地的沙俄侵略军撤离清领土。俄国不予理睬,反而率兵窜至爱珲劫掠,康熙派兵将萨布素将其击败,并将黑龙江下游侵略军建立的据点均予焚毁,使雅克萨成为孤城。但侵略军负隅顽抗。康熙二十四年正月二十三日,为了彻底消除沙俄侵略,康熙命都统董鄂.彭春赴爱珲,负责收复雅克萨。

    四月,董鄂.彭春统率三千军队,携战舰、鸟枪、火炮和刀矛、盾牌等兵器,从爱珲出发,分水陆两路向雅克萨开进。五月二十二日抵达雅克萨城下,当即向俄军头目托尔布津发出通牒。托尔布津恃巢xue坚固,有兵四百五十人,炮三门,鸟枪三百支,拒不从命。

    彭春于五月二十三日分水陆两路列营攻击。陆师布于城南,集战船于城东南,列炮于城北。二十五日黎明,彭春下令发炮轰击,俄国侵略军伤亡甚重,势不能支。托尔布津乞降,遣使要求在保留武装的条件下撤离雅克萨。经彭春同意后,俄军撤至尼布楚。赶走侵略军后,平毁雅克萨城,即行回师,留部分兵力驻守爱珲,另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