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十八回 梦破碎幡然醒悟,遍身爽予取予求 (第4/15页)
认曾跟八贝勒说过刺杀之事,但被八贝勒赶出了府邸,康熙帝因之谓胤禩闻张明德狂言竟不奏闻,革去贝勒,为闲散宗室。张明德情罪极为可恶,着凌迟处死,行刑时令与此事有干连的诸人俱往视之,实乃杀鸡儆猴,令众毋效尤。 皇三子胤祉又于十月十五日奏称胤禔与蒙古喇嘛巴汉格隆合谋魇镇于废太子胤礽,致使其言行荒谬。康熙大怒。 胤禔这三十多年来他一直为自己身为皇长子而没被立为太子而耿耿于怀,对胤礽的怨恨隐藏了三十余年,一忍再忍,终于爆发。 在惠妃面前抱怨,胤礽不过因是嫡出而被立为皇太子,自己样样并不比他逊色,甚至还将这个过错归咎于是生母惠妃那拉氏身份太低,不及胤礽的生母孝诚仁皇后血统高贵。 惠妃对他失望至极,向康熙帝奏称胤禔不孝,请置正法,看在惠妃的面上,康熙也不忍杀他,令革其王爵,终身幽禁。 因储位空虚,诸皇子夺储之争日加剧烈,康熙帝决定把缺位补上,以堵塞诸皇子争储之路。他有心要复立废太子,于此期间,对废太子胤礽多加询顾,常有召见,与臣下的言谈中也不时流露出欲复重立之意。逾数十日,康熙大概估摸着满朝文武皆了然其心,于十一月十四日召满汉文武大臣,令众人于诸阿哥中择立一人为新太子,惺惺作态,言:”于诸阿哥中,众议谁属,朕即从之” 谁想事态的发展并没有按照他的预想,以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为首的朝中重臣,皆保举八阿哥胤禩为太子,令康熙大感意外,道:”立皇太子之事关系甚大,尔等各宜尽心详议,八阿哥未曾更事,近又罹罪,且其母家亦甚微贱,尔等其再思之。” 次日,康熙复召诸王及大臣,屡言于梦中见孝庄文皇后及孝诚仁皇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