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 内阁首辅黄淮 (第6/6页)
了。” 虽已猜到,但黄淮这般一说,还是让汤宗心中一沉。 举荐自己去查这个案子轻而易举,可既要让皇上信服结果还不能牵连无辜,使皇上还要继续相信遍布庙堂的前朝旧臣,这才让黄淮犹豫不决,这些话他得提前交代自己。 可问题是,朱棣是什么人,他从来没有彻底相信过任何人,况且汤宗还在建文元年因弹劾陈瑛差点坏了朱棣大事,他之所以还在大理寺卿这个位置上,是因为他政事办理得当,可不见得朱棣就信任他。 对黄淮来讲,汤宗是最好的人选,但对于朱棣,可就不是了。 其实这个问题汤宗不是没有考虑过,他主动来找黄淮举荐自己也不全是因为车在行,而是他原本就一直等待朱棣召见,只是车在行的事让被动变成主动罢了。 郑赐是想脱身这个案子,陈瑛是想躲在暗处放冷箭,自己却不想查案,但汤宗不一样,他觉得自己身为大理寺卿,就需要对皇上,对朝堂负责,将案子查的水落石出,他从来就没有想过要置身事外。 现在黄淮说出了所有建文旧臣的担忧,但汤宗却觉得一切都还没有开始,何必杞人忧天,于是道,“宗豫兄,我也希望这件案子不是旧臣做下的。” 黄淮看着他,笑了笑,“好,正传兄明白就好,皇上估计这两日就会传唤我了,到时我便举荐正传兄你。” 他点破不说破,更不提供建议,如果来一句“那如果真是呢”,汤宗再踢个皮球回来,“那黄大人以为呢”,接与不接,那可就是个问题了。 所以事情也就到此为止了。寂海沉舟的永乐大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