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章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第2/7页)
笑着对他说道:“任燧长赴任不过两三日,便查获大案,郡中都在传你的名头,索平心慕已久,终于得见。《春秋》有言,赏不逾时,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不过事关上功之事,马虎不得,吾等还是按着流程一道道来。” 原来,汉朝官卒的赏罚功劳自有规程,比如任弘等人在候望系统里立了功,要从燧长开始,层层上报,最后由候官制作出他们的功劳薄册,上呈都尉府。 都尉府再上呈太守府,郡太守查验无误后,才会让功曹下达赏赐。 整个上功过程十分严格,半点错出不得,正所谓“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早在汉文帝时,有云中太守魏尚击破匈奴,但因上报朝廷的杀敌数字与实际不符,差了六颗头颅,竟被削职查办。 最后在冯唐力谏下,汉文帝才恢复了魏尚的官职。 所以任弘他们的功劳,索平都得掰碎了一点点讲明白。 “破虏燧捕得有悬赏文书的逃亡奴婢一人,此为捕奴之功。” “发现刘屠等人杀害刘燧长一案疑点,揪出真凶,此为明察之功。” “察凌胡燧jianian阑出物,禀明中尉,此为告jianian大功!” “协助屯长苏延年捕斩罪人,此为擒贼之功。” “以上功劳,任燧长都有出谋出力,加起来后,当升五级爵,你原来是第二级‘上造’,如今当升为第七级的‘公大夫’,恭喜恭喜!” …… 从2级到7级,嗖的一下连升五级,跟开了经验挂似的。 但索平连连道喜,任弘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为啥?因为眼下是汉不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