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前宰相_第八十九章 壬辰倭乱(22)第二次平壤之战(下)(5K)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九章 壬辰倭乱(22)第二次平壤之战(下)(5K) (第3/8页)

人去平壤通知小西行长,天兵入朝是为了帮朝鲜帮助朝鲜从日军手中接受国土,议和的条件已经为大明皇帝接受,朝鲜义京畿道为界互分南北。

    小西行长虽然很希望和谈可以顺利,但是他总感觉这个有些不对,因此并没有亲自斧山院议和,而是派了家臣大浦孙六等23人前去,最后这23人全部为明军乱刀砍死。

    明军最后检查尸首发现并没有日军主将小西行长的尸体,李如松便判断出突袭平壤已无可能,临时将计划改为强攻。

    柳成龙担忧平壤城高池坚,日军又有铁炮之利,害怕入朝第一战就会陷入苦战,因此出言劝阻。

    但是在听完柳成龙介绍完平壤的守备之后,李如松却哈哈大笑道“倭但恃鸟铳耳,我用大炮,皆过五六里,贼何可当也?”

    十二月十三日,李如松会同朝鲜军抵进平壤城,巡视城防守备情况。

    他首先望向左侧的牡丹峰,对着众人说道“日将不善守也,若是在牡丹峰上筑城,与平壤城互城犄角之势,使我不能攻也。”

    他的话音刚落,就将牡丹峰上出现了一些青色的旗帜,居然是日军趁着明军立足未稳,提前派了1000人出城守备牡丹峰。wap..OrG

    看到此情此景的李如松尴尬了片刻俨然而笑道“没想到真的被我说中了,可惜我不是曹cao,这里也不是华容道。”

    随即他命人在城北树立几面大旗,上面写着“朝鲜军民、自投旗下者免死。”然而作为回击的,却是牡丹峰上向山脚射下的铁炮弹丸,没想到居然还真的打伤了几个朝鲜兵。

    见到此情此景,李如松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