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浑河血战开始_第七十五章 修建住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五章 修建住所 (第1/5页)

    其实并不是只有严亦飞如此重视屯田。在历史上,毛文龙的东江镇就十分的注重屯田事宜。这东江镇远在海外,其军需补给只能通过海运进行。然而海运解饷往往不及时且不足额,兴举屯田以补充军食便成为客观需要。

    此外,当时东江镇已经成为辽东汉人的避难之地,为了解决大批投奔辽民的生养问题,编农开屯、资粮养民是维系人心的必行之举。

    同时,这军饷供应是东江军在朝鲜以及长山群岛诸地从事抗金斗争的前提条件。可是由于远离中原,东江军最初并未得到明廷任何的军需补给。为了支给粮饷,东江军一开始只能向海岛商人和朝鲜借粮、贸粮。在最艰难的时候,东江军“兵无担石”,只能“各散往村屯乞食”。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直到天启二年,明廷才开始以海运的方式接济东江,以二万兵所需口粮为额,年输送军粮十二万石于东江;天启四年,又增加至二十万石。

    海运为东江镇提供了必要的物资供应,支持着前线的抗金斗争。可是随着东江军伍的扩充,军中粮饷需求愈多,海运解饷又因失风、漂损、官吏侵冒导致接济不时且不充足,因此即便有向商人劝助和向朝鲜贸借的途径来筹措军粮,依然不能解决东江军食匮乏的难题。请下载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在这样的情况下,充分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