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9 (第4/4页)
当他的侍卫。他们其中有一个叫薛奕,格外被他器重。 不论是读史书、听圆儿的讲述还是跟他本人的相处中,我都有种感觉:薛殊的决定,你得往后翻三页才能看懂。 史书记载,小薛殊沉静寡言,爱笑。他这些年人畜无害,委屈可爱,搞得大家都忘了他为什么能当上皇帝。 不过这个理由他们很快就会想起来了。 清和九年,薛殊十五岁。这一年,爆发了著名的庚辰科场案。 一位姓陆的监考上书皇帝,表示科举舞弊成风,各位权贵和主考官勾结,结党营私。这份奏折洋洋洒洒足有万字,附有极其翔实的证据。 权臣们谁也没把这奏章当回事,可薛殊第二天上朝时就着重讲了此案,还钦定了几个人彻查。 全是被这些权贵压了多年的寒门仕子。 放在平时,此类弹劾的小火苗几个大臣一脚就能踩灭。可是他们很快就发现,这次不一样:平素任他们使唤的手下,突然变得不听话了。 等到于春之流回过味来的时候,为时已晚。 事关重大,薛殊决定不再通过刑部定罪,而是由他成立的专案小组审案判刑。 薛殊说:杀无赦。 于是陆考官领导的专案小组夜以继日,三秒给一个斩立决。 科考作弊事件说到底只是个火星,由此牵出了不少任用亲信,以权谋私的事。弹劾的奏折争先恐后地飞进勤政殿,火越燃越旺,把贵胄们烧了个猝不及防。 短短一月,牵牵连连,一万人入狱,斩首三千。法场的血腥之气甚至引来大批兀鹫盘旋。 京里人因此传唱:三郎你,鸟粪污衣,何必咨嗟。焉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