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杜恩波瓦村 (第3/5页)
通员悄悄通知蓬缇。她风风火火地赶到帕格,来给“弟弟”送行。在玉涛宫,杨明涛和灵玉正式吸收蓬缇加入纳加小组。仪式结束,夫妻俩便返回指挥部,却命刘卫民一人到玉涛宫。 蓬缇站在厅内,等刘卫民一进来,“姐弟”俩便紧紧拥抱在一起…… …… 1985年8月下旬,热浪炙烤的柴阿润河畔,高棉戈公省特莫邦县的杜恩波瓦村。 这是一个位于柴阿润河畔沼泽中的一个高地,四周都是茂密的红树林,林下都是泥泞的沼泽,很多红树木都生长在水中。**的时候,水能漫到树木的半腰深。不下雨的时候,烈日下气温能有四十多度,沼泽里的水都烫人。 杜恩波瓦村位于克马拉普明市郊区,与克马拉普明市一河之隔,也是安南的“堡垒村”。密密匝匝的红森林,覆盖着整个戈公省的省会地区。从这里出发,沿途全是水网沼泽森林地貌,离克马拉普明市仅有区区七公里。 这个柴阿润河畔的孤立小村庄,坐落在伸向海湾的半岛之上。村庄并不大,仅有九户人家,五十余口人,村民靠捕鱼为生。村庄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是位于沼泽地中的一条小路。在茂密的红树林中,小路穿越沼泽,弯弯曲曲、歪歪扭扭地通向克马拉普明郊区。 托马斯小队已经将当地渔民全部控制起来,港湾内所有的渔船,已经禁止出海。这次行动很成功,是夜里突然进行的。托队乘船从海上进入柴阿润河,悄悄来到杜恩波瓦村。当时,渔民们还以为是安南军队呢。安南军队并不扰民,渔民们不明白为什么要突然控制他们。 “对村庄实行军管,对渔民要友好,生活实行定量供给,严禁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