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2  (第4/4页)
,一会想到史书上不可计数的忠志之士,    哪一样都是心绪激荡难以自抑,    前者是他心头好,是他所有柔肠倾注之处,动一下能痛不欲生,    后者是他平生志,他一腔心血已尽数付诸于此,    且有许多人在为它奔走,也不敢叫它付之东流,    然而只能二取其一,并无双全法。    摄政王未尝不曾想过与小皇帝推心置腹一遭,    把自己一切愿景同希冀向他和盘托出,    他的期待是那么好,他知道小皇帝会被他说服,    只是数次话到嘴边,终究没能说出口。    自古变法无不是刀口舔血过来的,    有时是当权者为了抑制口舌,有时是诸大臣为了各自志向彼此攻讦,    如果侥幸能成,首倡者也往往不得善终,    他怎么敢把小皇帝拉倒这池混水里,看他委屈自己?    摄政王敬畏地想:又或者我是错的,我要把这责任担下……我的性命无关紧要,但总要有人能力挽狂澜,拨乱反正,这件事得留给我的小陛下。    摄政王怀揣着满腹的重重心事在门口站了片刻,    仍然理不出头绪,便转身走了回去。    幕僚在庭院里等他,见他回来上前一拱手,    先前在槐先生下给摄政王捣乱的人被他抓到了王府给幕僚们审着,    也是几个嘴硬的,隔了两天,在小皇帝走后才将将松了口,    幕僚手里拿着口供,摄政王接过去草草翻了一遍,    幕僚道:“王爷打定主意离京,走之前务必清除后患,卑职已写好弹劾,您看何时为宜?”    摄政王还有一肚子儿女情长和家国大义没消化,正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